最近網路上有一個跟聽障相關的影片引發討論,片中描述土耳其有一個小鎮,全鎮的居民竟然為了聽障朋友去學手語,但其實這是手機業者拍的公益影片,聽障朋友看了很感動,但有人卻覺得這支影片放大了聾人的溝通不便,雖然是關懷影片,但背後其實潛藏了歧視的意味。

聽障男孩一坐上計程車,司機就對著他比手語,男孩滿臉疑惑,原來是土耳其這個小鎮,居民總動員學手語,要給聽障男孩一個驚喜,影片一被放上網,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但其實這不是真實故事,而是手機業者拍的公益短片。

聽障朋友 黃丞功:如果沒有看到最後,不知道它是廣告。我覺得是說滿感動的,不錯,不然平常的話,大家覺得好像對聽障朋友就是說不是很瞭解。

輔大公共衛生學系學生 王韻婷:結合了那個,一些溫馨的小劇場之類的,然後就會讓人比較對這個廣告不會那麼的,覺得說很利益的感覺。

其實以身心障礙或是弱勢族群作主角的影片不在少數,之前也有洗髮精業者以聽障女孩作女主角的公益廣告。

學者認為,這樣的拍攝手法是為了激起觀眾愛別人的需求。

輔大廣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卓峯志:嘗試著要去激起一般的觀眾,那種愛別人的一種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事實上它是很容易去引起一般觀眾的一種共鳴。

不過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陳夏民在媒體上投書,表示這類型的影片有可能會加深對身障者的歧視印象。

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陳夏民:因為你弱化了你要關懷的那個對象,你認定他可能會失去某些,他因為某一些,他因為是聾人,所以說他可能就沒有辦法得到什麼,這樣的假想就是歧視,因為我們就認定說他始終就是處於比我們更下一階的那個狀態。

陳夏民說,影片中全鎮居民為了聽障男孩學手語,刻意放大了聾人溝通不便,這種做法就是一種歧視,其實聽障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聽人沒有什麼差異,不需要被特別強調。

這類型影片以情感為訴求,往往可以引起公益共鳴,但關懷效應是否能夠真正延續並轉化為實質行動,更值得關注。

記者 歐芸榕 王興中 陳信隆 綜合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