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聾人博覽會結束了,和外國聾人的交流還是持續。有美國聾人大學--高立德大學的教會團體來台灣一個禮拜,除了希望和台灣聾人教會團體交流,每晚還舉辦活動,除了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的交流,也一起討論聾人的自我認同議題。我們一起去看看

美國高立德大學視聽障學生傑米使用美國手語、台灣手語表示:「I don't like 不喜歡 / hearing 聽人 / labeling (標籤) 不好。」
同時有視力跟聽力障礙的傑米,一句話裡,試著用剛學的台灣手語表達,他來自全世界唯一一所聾人大學-美國高立德大學,第一次出國就來到台灣,雖然眼睛看不清楚,不過旁邊有同學幫忙翻譯,傑米就摸著他的手來了解大家在討論什麼,同時他也找到方法跟台灣的朋友溝通。
傑米表示:「我會用幾種方式。首先去問懂美國手語的人,這是最方便的。第二個就是用翻譯軟體,像是GOOGLE 把英文轉中文。第三個就是用肢體動作表演。」
高立德大學的聾人牧師布魯斯帶領聾人教會的成員來台一週,除了白天拜訪台灣的聾人教會,晚上還在咖啡廳舉辦活動,吸引不少想學美國手語的台灣聾人聚集。
高立德大學聾人牧師布魯斯表示:「我們用美國手語交流,展現一些美國文化,讓台灣的朋友可以學習。相對的,文化交流,我們來這裡也是學習台灣文化。」
台灣聾人黃煥章表示:「因為台灣沒有美國(聾)人,沒有對象可以使用美國手語,只有上課的時候,美國手語課的時候有學到,但是平常就沒機會學。」

美國手語在國際間是比較強勢的手語,台灣有一些聾人也學了美國手語,趁著這個機會可以實際跟美國聾人練習,不只文化交流,也談身分認同以及分享自己的故事。
台灣聾人鄭照斌表示:「爸爸媽媽、兄弟姊妹大家都是用嘴巴說話,我看著他們說話,一直要讀唇真得很難。」
布魯斯牧師表示:「部分聾人朋友會對自己感到自卑,不會以聾人的身分為榮,所以我們鼓勵他們。」

語言不是隔閡,而是打開另一種文化的鑰匙,雖然在不同國家,但是身為聾人卻有著類似的成長經歷,在無聲的國度暢所欲言,透過美國「以聾為榮」的理念,也讓台灣的聾朋友加深了對自我的認同。

記者 綜合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