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專注創作,對於法律不熟悉,容易遭有心人利用,尤其是聽障者更要注意。律師提醒,第一步就是要確認合約內容,現在文化部有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還可以幫忙申請手語翻譯員,有需要的藝術家可以多加利用。
藝術家專注創作,對於法律不熟悉,容易遭有心人利用,尤其是聽障者更要注意。律師提醒,第一步就是要確認合約內容,現在文化部有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還可以幫忙申請手語翻譯員,有需要的藝術家可以多加利用。
聽障雕塑家林良材,去年舉辦回顧展,共47件,價值5千5百萬的作品,在展出期間,被經紀人無預警全部運走,引起藝文界譁然。一年過去了,目前侵占及返還藝術品的訴訟還在進行當中。不過他還是堅持創作,集結了最新創作,及之前的收藏,正在台中展出(展期到10/28),獲得不少藝術愛好者的支持。
可能有觀眾朋友還記得一部美國電影「悲憐上帝的女兒」,這是電影史上第一次由聾人擔綱女主角。果陀劇場把這齣戲,帶到舞台上,把劇名翻譯為「悲憫次神的兒女」找來了聾人主播王曉書擔綱女主角。演出前,演員們也來特地跟台北啟聰學校的聽障生, 一起分享戲劇。
9月23是世界手語日,同時9月的最後一個禮拜也是世界聾人週,今年的主題是"使用手語,人人參與",要持續提高對手語的認識,加強手語地位。一起來看看各地個慶祝活動。
年底選舉參選人登記開跑,在去年底成立的歐巴桑聯盟,主張小民參政,推出的21位議員參選人,其中有一位是重度聽障的潘郁儒。
美國有一位聾人,傑生,由於父母是由越南移民到美國,也讓他對亞洲文化產生了興趣。跟一樣是聾人的女友史黛絲,展開為期一年的亞洲之旅,希望可以接觸各地的聾人,而且把沿途所看到的用影像記錄,分享到臉書和部落格。他們的旅程到現在已經6個月了,而台灣的人情味讓他們印象最深刻。
台灣聾人博覽會結束了,和外國聾人的交流還是持續。有美國聾人大學--高立德大學的教會團體來台灣一個禮拜,除了希望和台灣聾人教會團體交流,每晚還舉辦活動,除了台灣手語和美國手語的交流,也一起討論聾人的自我認同議題。我們一起去看看。
為了推動文化平權,台中國美館,今年暑假選定了兩場展出,由聾人來擔任導覽員。第一場是由、有15年商業攝影資歷的鄭照斌來解說,透過他的攝影長才,帶聽障觀眾解析攝影技巧及看見作品裡面的故事。
世界盃進入四強賽,聾人朋友也很關注。其實,世足賽64場比賽,在FIFA國際足總的官方網站上,通通都有提供國際手語來解說比賽情況,讓全世界大約7億的聽障者,可以即時了解賽況。而這樣的服務又是怎麼開始的呢?我們特地越洋訪問了在瑞士的國際手語翻譯中心,執行長斯坦科,請他來告訴我們。
今天要為您介紹一位聽障藝術家,尤那。她創作使用的媒材很特別,是用紙來形塑出各種動物。她說,紙張也是聾人對外溝通的主要工具,用紙,融入各種動物的手語來創作,表達她的內心世界。
台灣文學館在5月18到6月17日推出為期一個月的聾文化特展,除了展覽跟演講之外,把場景拉到市場,也邀請對台北東門市場非常熟悉的作家瞿欣怡,帶著聽障朋友和民眾,來一趟文學美食之旅。
由中華民國聾人協會主辦的「聾飛鳳舞聾文化親善大使選拔」活動落幕,經過傳統服飾呈現、白T恤創意設計項目、才藝表演、晚禮服走秀以及機智問答項目,男生是由黃燦輝穩定的表現,獲得第一,而女生方面則是王筱萍拿下后冠,兩個人接下來將代表台灣參加2019年捷克世界聾人選美大賽。
這個假日聽障相關的活動不少。首先來看到,在嘉義舉辦、為期四天的全國身障運動會昨天閉幕了。台北市聽障游泳選手黃清璿(玄),表現亮眼,男子50公尺仰式、100公尺仰式、和50公尺蝶式都打破全國紀錄。台南市的陳涓妮,則是在女子100公尺蝶式,打破自己創下的全國紀錄。至於田徑場上,王世偉也在跳遠項目以6米79的成績,同時破了大會及全國紀錄。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老聾人也越來越多,不過一般的長照社區關懷據點,並沒有針對老聾人特別服務。彰化縣聾人協會,注意到老聾人的需求,從去年開始,辦理聾老日間關懷中心服務方案,每週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的活動,一起玩桌遊、作運動,種植盆栽,豐富老聾人的生活。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明定,各縣市都要提供手語翻譯以及聽打服務。不過服務卻不夠全面。以新北市為例,只有社會局有提供申請窗口,聾人在工作上有溝通需求,由於不屬於社政,往往求助無門。
過年期間,有些美術館不打烊。而且隨著文化平權的推動,文化部去年針對四間美術館及博物館作為示範館所,推動多元語言導覽服務,像是設計導覽 APP,或是拍攝導覽影片訪在網路上供民眾隨時點閱,其中也包括台灣手語,有需要的聽障朋友可以多加利用。
值得聽障朋友注意的是,奧斯卡最佳實境短片,是由"沉默的孩子"奪得,劇情描述,四歲的莉比,天生聽障,聽不見聲音的她從小就生活在沉默裡,直到社工師教她手語,打開與人溝通的管道,而實際上,飾演莉比的梅喜史萊,就是聾孩子,這也是繼1986年"悲憐上帝的女兒"之後,以聾人擔任主角獲得奧斯斯肯定的第二部影片。
大客車駕駛長期缺人,有民眾連署,希望放寬重度聽障者矯正後,能夠報考大型車駕照,有客運業者認為,若是放寬,可以先由短途校車、或是公司接駁車開始試辦。但有學者提醒,大型車死角多,環境背景音吵雜,搭載人數又多,對駕駛的要求,相對要比較嚴格。
單耳聽障,因為一耳聽不到使得生活不方便。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希望單耳聽障者也能納入身障資格,目前已有超過五千人連署。衛福部回應,最快今年上半年召開專家會議討論。
透過不斷宣導,不管是政府或民間,越來越多重視手語,一起來看看去年推廣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