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技越來越進步,聽障朋友開人工電子耳不但手術傷口小、也沒有明顯的副作用,有醫生就提醒;如果家裡的小寶寶到了6個月還是對聲音沒反應,一定要及早就醫,因為2歲前是接受人工電子耳治療的黃金期,未來的聽跟說,幾乎可以恢復到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24歲的勞小姐來自中國浙江杭州,她因為出生時難產,導致聽力受損,雖然曾安裝過助聽器,但是很多聲音聽得到、卻聽不清楚,讓她在求學過程中吃盡許多苦頭,後來透過中國醫院、轉介到台灣接受治療,3天前才動了手術,成功植入人工電子耳,讓她重返有聲世界。

電子耳患者 勞小姐:做了電子耳之後的聲音,跟以前說話的聲音完全不一樣,比如說洗手的水啊、蟲子叫啊,都聽到了。

醫師表示,重度聽力受損會影響生活品質,過去聽損患者佩戴助聽器,容易出現雜音,掛在耳朵上也會流汗受潮、耗損,因此每隔3年就得更換,也無法辨識高頻聲音,尤其對於聽障幼童會造成學習障礙,但是若採用人工電子耳,就可克服這些問題,而且終身適用。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 陳光超:舉個例子像"我想你",對他而言聽起來就變成"我養你",因為他的高頻音聽不清楚,所以他會答非所問,那人工電子耳它可以把高頻的聲音補足,所以他可以聽得比較清楚。

不過醫師強調,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治療的黃金期,是在2歲以前,如果能在1歲前就手術,聽、說能力更可恢復到與正常人一模一樣,不過人工電子耳、健保不給付,必須自費約100萬元,因此目前衛生署只補助6歲以下幼兒,年長者沒有補助。

記者 賴淑敏 張國樑 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