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內疫情嚴峻,還是有手語翻譯員需要到各地為聾人提供服務。為了降低感染風險,手語翻譯員也能異地辦公。像是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有聽障朋友就讀,線上課程,手語翻譯員就遠在雲林來提供線上翻譯。另外,宜蘭縣的防疫記者會,直播畫面上的手譯員,其實人是在台北錄影,再把畫面合成送到網路上。
 


疫情記者會,手語翻譯為了讓表情看得清楚,多數選擇不戴口罩,不過如何兼顧防疫?宜蘭縣的防疫記者會翻譯員不到現場,而是遠在台北提供服務。

宜蘭縣手譯聽打服務方案督導林亞秀說,宜蘭當地的手語人力是不夠的,所以大部分都從雙北過去,那剛好協會以前有承辦三金同步手譯跟聽打這樣的經驗,所以協會這邊有器材、有技術、有能力,那宜蘭那邊有需求,就這樣湊起來。

聾人協會過去曾經利用軟體將三金頒獎典禮和手譯畫面合成來進行網路直播,這次也如法炮製,運用在宜蘭的記者會上,不僅同步提供翻譯,也降低長途移動的風險,此外手語翻譯的畫面大小
是由聾人協會自己控制,可以更符合聾人觀看的需求。
此外異地翻譯也應用在教育上,就讀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的聾人陳怡靜,在家遠距上課,桌上就擺了兩台電腦。

中正大學語言所聾研究生陳怡靜表示,雖然有手語翻譯員,但是在視訊會議上的畫面很小,要靠得很近才看得到,覺得很吃力,就想到有兩台筆電可以一起使用,其中一台就專門放手譯的畫面。
而手語翻譯員詹怡湘說,畫面視窗有很多格,當聽人有問題的時候會直接發問,如果聾人有問題的時候,翻譯時不一定能馬上看到他的問題,而且有時候網路上會有畫面延遲、或是影像模糊偶爾斷訊的問題。

線上翻譯雖然可以避免接觸,不過得要克服網路通訊的問題,新的服務型態,聾人和手語翻譯員都要適應。
這波疫情爆發初期,台中朝陽科大傳出有學生染疫,而這裡正好也是手語翻譯長期提供服務的場合,手譯員表示平常都有做好防護。

不具名的手語翻譯員說,在服務的過程中,在學校的部分,就是人人一定都要戴口罩,無論是手語翻譯員或是聽障生。
而台中市聾人協會主任李貞樺也說,每個手譯員都是協會很重要的夥伴,都會先優先去詢問那些手譯員說他有沒有跟那些個案在同個空間上課,如果確定沒有的話,就會繼續持續派案,但是如果手譯員對自己的健康有疑慮的話,也會協助他們做一些協調,讓他們可以安心的去自主管理。

疫情不僅改變了你我的生活型態,也改變手語翻譯的服務樣態,而善用數位工具,讓手語翻譯服務多了更多可能。

記者 牛暄文 整理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