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15位得主中有6位是聽障老師,其中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曹瑟宜老師,拿過好幾次的優良教師獎,但她覺得能夠獲選聽障傑出人士更有意義,可是頒獎當天卻沒有出席,而是由他的家人代為領獎,為什麼呢,來看看她的故事。
(然後今天下課之前要完成,下禮拜要交來,我要打分數。)
台上就是曹瑟宜老師,這學期才被約聘到學校教家政,同學都很喜歡她。
曹瑟宜學生 楊子萱:就是示範幾個動作,然後讓你容易記憶,回來就自己做。
連男同學也愛上她的課。
曹瑟宜學生 廖宇平:很喜歡。
小學三年級才被發現聽力有問題,因為是感音性聽損會逐漸退化,現在曹老師的聽力已經到聽障重度。
曹瑟宜學生 廖宇平:(知道老師是聽障老師) 是嗎 不是吧
教學20多年來不會刻意強調聽障身份,因為只要教學認真,就能超越聲音障礙。就算有聽不清楚的時候,她也有方法解決。
首屆聽障傑出人士 得主 曹瑟宜:我就會跟他們再次提醒說老師耳朵旁邊有戴麥克風,所以聲音相當差、相當大,很吵請同學安靜。
樂觀面對聽障問題,她的上進心更讓師生佩服
首屆聽障傑出人士 得主 曹瑟宜:考上輔仁大學兒童家庭研究,特別想專攻早期療育這個部分。
北市忠孝國中教務主任 吳姿瑩:她現在還在學很多東西,所以 我們就很佩服她。
已經有6張證書的曹瑟宜,再進修是希望能為聽障教育貢獻心力,能夠榮獲聽障傑出人士她覺得好光榮。但學習不能停止,頒獎當天,她仍然去上課,所以由哥哥幫她領獎。
曹瑟宜哥哥 曹光甫:我妹妹得獎,我做哥哥很光榮。
其實哥哥也是聽障,不過卻沒有像曹瑟宜這麼開朗。
曹瑟宜父親 曹永雄:現在反而妹妹做一個哥哥的楷模。
曹爸爸好開心,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辦,因為可以鼓勵聽障朋友走出來,更盼望社會對聽障的溝通需求有更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