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曾經報導,協助聽障就業,嘉義有聽障團體,開辦了印刷庇護工場,今天「老聾之"嘉"」系列專題報導,就帶大家來關心他們目前的情況,雖然這一年多以來不少聽障員工離職,但是靠著堅持,現在經營已經逐漸走上軌道。
這是一年前,剛成立的嘉義印刷庇護工場,那時候已經失業好長一陣子的聾人蔡振輝,是第一批培訓的人員,那時候的他還在努力學打字排版。
嘉義印刷庇護工場員工 蔡振輝:剛開始接觸都不懂,經過培訓學習,慢慢就會進步。
經過一年,蔡振輝現在已經是印刷設計的高手。
嘉義印刷庇護工場員工 蔡振輝:比較穩定了,跟以前比,生活有過得好一點。
除了老面孔之外,也有新面孔,原本在家照顧小孩的蕭美霞,想要二度就業,不過電腦一竅不通,找工作一度碰璧。
嘉義印刷庇護工場員工 蕭美霞:一開始學電腦很難,只有不斷的練習,慢慢的學,把電腦操作給練熟。
這裡不只提供工作機會,還讓她免費接受電腦訓練,所以蕭美霞說想要一直待下去。其實這一年多來,聽障員工流動率不小,曾經從15個人一度減少到只剩下6個人。
嘉義縣聽語多重障礙福利協進會總幹事 吳佩真:學員他們覺得說進來以後,在對於設計上,他們有點挫折,他們覺得不適合,所以也退了,比較穩定的就是聽語障,我們這邊聽語障居多,一些障別進來比較沒有辦法跟他們互相的溝通,他們自己就會覺得不適應這個環境,就會想要退出。
能夠經營上軌道,靠的就是嚴格的品管。
嘉義印刷庇護工場員工 張立志:摺角一點損傷也不行,品質差風評就差,像這樣就可以。
雖然庇護工場一開始走的跌跌撞撞的,現在有經驗之後,營收也越來越穩定,未來他們要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給嘉義的聽障失業勞工。
記者 牛暄文 王興中 嘉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