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手語新聞的現場,高雄世運順利閉幕,其中六千多位志工熱情的服務、功不可沒,緊接著台北聽奧就要登場,志工已經招募到9700多位,比起其它賽事志工,除了奉獻熱情之外,他們還多了一項功課,就是要學好手語,雖然挑戰大,不過不管是學生志工、還是社會志工,大家都說會全力以赴,到時候要讓外國聽障友人感受台灣人的熱情。
一臉陽光,留學美國的陳康,一聽到台北聽奧招募志工,馬上一頭栽入志工的行列。因為超流利的美國手語,還有一顆熱情服務的心,和家人討論之後,辭掉原本的工作,讓他從志工變成工作人員。
聽奧籌備基金會社群部副召集人 陳康:這兩者對我來說都差不多,都是為聾人服務、協助比賽順利進行。還有就是藉由自己的能力奉獻給聽奧,我覺得兩者都相同。
不只聽障朋友,聽人也是熱情響應,只不過比起其它的志工,台北聽奧志工除了奉獻服務之外,還有一個功課要做。
台北教育大學學生志工 陳雪琪:就是平常生活經驗就沒有利用到這些手語,所以就是跟選手交談的時候,還是會有緊張的感覺。
台北教育大學學生志工 林俊廷:思維上、想法上、文化上的差異,所以會導致我們可能哪些地方要注意,所以我覺得這個對我來講,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他們都是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別為這次台北聽奧培育出來的學生志工,學國際手語已經兩年了,對於這次服務充滿期待。
而他們是社會志工,雖然年紀比較大,學起手語認真程度不輸年輕人。
台北聽奧社會志工許香蘭:2009年的聽障奧運,因為跟聾人的溝通,就需要運用到手語,這樣才會沒有障礙。可是手語畢竟不是我們自己本身的語言,是聾朋友的語言,所以就需要來學習。
台北聽奧志工挑戰大,對於主辦單位調度能力考驗更大。去年九月台北聽奧暖身賽才一百多位志工投入,就因為溝通協調不夠、工作分配不均,再加上翻譯志工的手語程度良莠不齊,發生抗議事件。
台北聽奧基金會執行長林國瑞:溝通的管道不夠暢通,那現在我們就知道,我們可能定期的話。和這些志工朋友,都要一起來開會,聽聽看他們的需求,這樣的話能夠減少一些事情的發生。
雖然去年有這段小插曲,但畢竟能辦聽奧是難得的賽事,不想錯過這歷史時刻,去年退出的志工,今年又默默的繼續為聽奧努力。
翻譯志工王興嬙:之前曾經有一些翻譯志工,大家在抗議,覺得說不夠重視聽障朋友、不夠重視翻譯員,但是其實到了今年現在比賽又更接近了,我發現這些志工他們又回來了,這是讓我自己覺得很感慨也很感動的地方。
有熱情就能克服障礙,聽聾一起合作,台北聽奧志工小小的雙手,就能團結出大大的力量,把台灣送上世界。
記者辜嘉玫、鄭凱文台北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