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詩歌節20號就要登場,今年主題是「詩‧無障礙」首創先例邀身心障礙朋友一起來參與,聽障朋友也不例外;主辦單位還特別辦暖身活動、請到詩人楊佳嫻與聾人協會進行一場無聲的詩交流,究竟擦出什麼樣火花?來看我們的報導。

第一次與聽障團體面對面交流,詩人楊佳嫻說沒想到反應竟然比她平常上課還要熱烈。

詩人 楊佳嫻:我覺得他們好活潑,然後想像力好豐富,而且我覺得是非常敢於表達。

要帶聽障朋友進入文學世界,楊佳嫻用聽障朋友最擅長的視覺,從看懂一幅畫開始。

(有人有看出來 怪在哪裡嗎)
(對 頭被罩起來)

再進入詩的領域

(翠瓦紅杏盛開)
(我獨牆外徘徊)

照平常講課的內容,楊佳嫻並沒有因為對象是聽障朋友就講得比較簡單,看到聽障朋友的回饋也證明理解上並沒有困難。

詩人 楊佳嫻:我覺得也許也會打破一般人,像我這樣的一般人原來的某些想像,所以就我來講我並沒有覺得有很大的差別,反而就是說 後面有一個人他在手語翻譯的時候,我覺得反而就加入了戲劇的元素,所以我覺得它結合起來反而變成一種多聲道的表達狀態。

而對聽障朋友來說在詩人楊佳嫻的帶領之下,他們發現其實文學沒有那麼難接近。

聽障朋友 蔡晏竹:一開始不懂,不懂那是什麼意思,後來老師說我這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聽障朋友 林麗君:一般人透過聆聽欣賞詩作,但是聾朋友怎麼辦?我們可以藉由文字閱讀對心靈產生的激盪再轉換自然手語來分享。

今年台北詩歌節第一次邀請身障朋友一起加入,聽障朋友陳淑玲也熱烈響應,她觀察到捷運上不少人被智慧手機制約成了低頭族,所以寫下這首--"大家皆低頭"的詩。

聽障朋友 陳淑玲:詩對聾人算是有障礙,因為聽不到,可能沒辦法聽到日常生活的聲音,現在(詩歌節)加入無障礙,我覺得可能會讓我們聾人有所啟發,所以我來參加。

楊佳嫻說其實詩不難懂,而且也不是每首詩都適合每個人,這一首看不懂再找下一首詩,一定會找到自己喜歡的詩。而經過這一場詩的交流,以後聽障朋友會再接觸詩嗎?

聽障朋友 張景峰:會 會 我發現對自己很有幫助,重點是 還要努力 多看多讀。

記者程修玲 王興中 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