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周一是世界手語日;而9月的最後一週則是國際聾人週。世界聾人組織WFD主席宣布,今年國際聾人週的主題是「人人都有使用手語的權利」。為了配合國際聾人週,台灣也有聾人團體,在台南舉辦了兩天的國際聾人電影節,從教育、同志,多重障礙的情況看見聾人的不同面向。
 

世界聾人組織主席約瑟莫瑞透過影片中宣布,2019世界手語日和國際聾人週主題是「人人享有手語權。」

世界聾人組織主席約瑟莫瑞:「我們希望把手語的地位提升,和其他語言擁有平等的地位。」

每年的9月23日是世界手語日,而9月最後一週則是國際聾人週。活動的前夕,今年新上任的世界聾人組織主席約瑟莫瑞,12號宣布年度主題,持續呼籲世界各國提升手語地位。
響應國際盛事,在台灣,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和台灣文學館一起合作,在21、22號兩天,舉辦聾人電影節,一共從國內外挑選出四部電影。
出生在聾家庭的華,鼓起勇氣向父母承認自己有女友,反而遭到憤怒的母親趕出家門;以女同志為主題的日本聾人電影「直至虹色清晨降臨」,看見身為障礙者及同志身分的雙重弱勢。
卓育汝患有罕見疾病尤塞氏症,不僅聽力損失,視野也會逐漸變窄,紀錄片-聽見幸福的樂章,從罹病的卓家三兄妹身上,看見他們如何面對這種不可逆的身體退化。另外還有真人真事改編的法國電影「58旅程」,以及奧斯卡獎最佳短片「沉默的孩子」。主辦單位更邀請到電影中的小女主角梅西,參加教育專題講座,和台灣的學者專家一起來探討台灣的聾教育可以如何改善。透過這次聾人電影節的主題-聾無限,希望從不同的角度看見聾人的無限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