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家語言發展會議開跑,針對4個主題,展開8場線上會議的討論,當中對於國家語言生活化,與談人當中的聾人代表顧玉山提出希望像美國一樣,將聾人教育從特教系當中獨立出來,也希望設立手語翻譯的專門科系。聾人協會理事長林哲瑩則期盼成立專門的委員會及電視台。至於蒲公英聽語協會理事長謝莉芳認為,可以由年輕的聽障者發揮創意,來賦予手語新的意象。
 


2021國家語言發展會議第二場分場論壇,討論的主題是國家語言生活化,與談人 聾人代表顧玉山特別以無聲的手語影片發言,希望與會者體驗靠視覺吸收訊息的感覺。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前理事長顧玉山說,現在大學裡並沒有聾教育的科系,只有將所有障別包含在一起的特殊教育學系,這樣無法分清楚,最好是像我在美國所看到的一個專門的聾教育學系,還有手語翻譯學系也是一樣的道理。

顧玉山提出要培養多一些聽障高等人才,以及大學專設聾教育系、手語翻譯學系。
此外聾人團體更提出希望成立專屬的電視台及委員會,來推動手語的發展,並保存從古至今以及南北不同的手語。
同時聾人協會理事長林哲瑩提出要讓聽障孩子有使用語言的選擇權。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理事長林哲瑩表示,現在的醫療體系中相關人員對手語並不了解,因此強迫聽損的孩子一定只能讀唇,這樣有點不適合,聽障孩子沒有使用手語的權力。

蒲公英聽語協會理事長謝莉芳認為,孩子那麼小,其實主要還是在家長的觀念上面,那我們知道很多的聽障小孩,其實他的父母都是聽人,所以要讓聽人的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學台灣手語的這件事情上面,我覺得可能要先從一些,也許舉辦一些研討會的交流,讓他們先認識學手語,手語介入早療這有甚麼好處,讓他們可以了解。

與談人莊家穎回應可以先在幼兒節目中加入手語翻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莊佳穎說,我想說不論是在台語台,客語台還是原住民等電視台,是否有辦法在幼兒節目,開一個有native的翻譯、手語的翻譯給幼兒。

另外對於疫情指揮中心的手語翻譯員被看見,聾人團體持正面態度,不過也為手語翻譯員正名,呼籲不適合稱呼他們為手語老師,莊家穎認為要提升各語言翻譯的待遇,向英語翻譯看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莊佳穎建議,就是要提高手語翻譯人員的這個待遇,我覺得說目前他們一次去可能是半小時的翻譯,但是他們車程、通勤就不止那個時間了,但是現在我覺得,我們就比照英語的翻譯就好了,英語的翻譯,我們就比照這個部分,不只是手語,我覺得客語、族語、台語的翻譯都應該要有這個水準,這才是真的尊重我們自己的國家語言。

這些具體的建議,都有機會列入未來政策規劃,除了國家語言生活化,還有討論國家語言的尊榮感、學習力以及應用力,8場分場會議結束後,預計在9月中旬舉行正式會議。

記者 歐姵君 王興中 整理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