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香港聽障雙語教育有好的經驗,台灣也在兩年前開始學習,是由台南大學的邢敏華教授所主持的計畫,雖然規模比較小,香港團隊看了認為這是很好的起步,也提供了不少的建議。

每個禮拜三早上,南大附聰幼稚園的5名聽障孩子跟兩名老師,就會來到一般的幼稚園,一起來上故事課。在聽聾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手語和中文。

這是台南大學邢敏華教授,師法香港的手語口語雙語計畫,所進行的第二年實驗。香港的團隊,特地來觀摩。看到人稱顧爸的顧玉山,生動的手語,深深吸引孩子的興趣。

香港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畫 聾老師 徐洛欣:聾老師在台上講故事,神情很生動,真的很棒,表演動作自然,可以發現,聽人的學生反應都非常熱烈、很踴躍。

香港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畫 項目經理 姚勤敏:顧爸手語的演繹,他說故事,其實蠻吸引的,如果有長遠一點的方向,跟原來這個普通學校的老師可以有多一點點的合作,多一點點的討論,一直去發展那個方向,我覺得就比較好啦。

顧美詩老師,本身也是從不會手語,到加入雙語共融計畫,4年之後,手語流利到可以當翻譯。她也提出教學加入手語之後的好處。

香港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畫 聽老師 顧美詩:當我學了手語之後,在教學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吸引,因為有多了一點手語,可以給小朋友看得到,那小朋友看到有多一點的動作,可能就會更專心的上課。

香港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畫 聾老師 徐洛欣:學校裡面有聾老師和聽老師一起互相合作教學,使用自然手語,讓學生口語手語都能夠齊頭並進。

萬事起頭難,對於台灣的雙語教育,一開始受限資源及人力,規模比較小,香港鄧教授也給予鼓勵及建議。

香港中大語言學與現代語言系主任 鄧慧蘭教授:台南國立大學其實有一個很好的規範,就是它有附中、附幼、附小,在聾校的啟聰已經在他們的管理的範圍之下, 所以我想往後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共融教育放到台南國立大學,那麼它們的健聽學校跟聾的學校可以互相互補。

以前我們所說的台南啟聰學校,已經附屬在台南大學,因此鄧教授認為,對雙語教育的發展反而是有利的條件。

台南大學特教系教授 邢敏華:未來可以兩校香港中文大學跟我們台南大學特教系,還包括啟聰學校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因為他們有很好的聾教育培訓計畫,的Program,我覺得很好。

想要讓聽障教育有更多的可能性,台灣並不孤單,借助國際上的成功經驗,雙語教育可以做得更好。

記者 歐姵君 王興中 台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