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的聽障教育,普遍要求聽障孩子要學說話,老師也不用會手語。不過日本的明晴學園則不同,是日本唯一一所以日本手語授課的學校。紀錄片"明晴學園的寂樂青春"紀錄了這群孩子在校園內的學習狀況以及國中畢業後,到其他學校就讀面臨的挑戰。而公視紀錄片論壇節目,主題之夜SHOW也藉由這部片,來反思台灣的聽障教育。
 


紀錄片明晴學園的寂樂青春,一開始就有手語比出:你們知道嗎 其實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聽得見的世界、另一個是聽不見的世界。

2019年發行的紀錄片"明晴學園的寂樂青春",探訪日本一所非常特別的聾校--位在東京品川的明晴學園。這是唯一一所以日本手語授課的學校、輔以書面的日文讀寫來學習,並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會講話。在這裡,聽力受損的孩子學習沒有障礙,可以勇敢表達 對未來充滿期待,卻也面臨畢業之後在其他學校適應的問題。
明晴學園第一屆的畢業生玉田宙,上大學後勇於向學校提出自己的需求,到了第三年才終於有了同步聽打的經費。

紀錄片導演對玉田宙提問:對於十年後的社會,你想問他什麼?
他想了一會,用雙手比出:十年後的大家懂手語嗎?大家會說簡單的英文,像是"你好" 、"謝謝",也都會說"Yes"跟"No",大家也應該學一點手語。

 
對於紀錄片中拋出的問題,公視紀錄片論壇節目,特別邀請聾主播王曉書擔任主持人,聽障YouTuber安妮擔任與談來賓,一起與8位聾聽公民,以"你想要學手語還是想學英語"為題,探討台灣當前的聽障教育。
身障潛水協會理事長呂家瀅表示,因為當年媽媽很擔心,如果我小時候學手語會分心,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黃金期間。(現在)我要再去學手語,其實反而會學得比較慢
聽障羽球國手杜文萱則說:「我想要學手語的一個契機,是因為我有參加聽障的奧運,其他國家的選手跟教練,通常都是用手語的方式在溝通。」

多會一種語言,多認識一個世界。然而會手語或將話講得好,不代表人生從此一帆風順,聽障者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過關斬將,聽障是負擔還是榮耀?

聽障YouTuber 安妮說:「在國中階段的確是有因為聽力障礙的關係被排擠過,到我20幾歲工作或者是生活方面,也會因為聽力障礙不方便。如果有神奇藥丸,吃下去聽力就會變好,那這樣子從小時候到現在,就不會這麼辛苦。」
婦聯聽覺健康社福基金會執行長管美玲則表示﹔「我是近視,但我也不會以近視為榮,我就是這樣子的狀態生活、融入這樣子的社會。」
國際聽障運動總會前主席陳康卻認為,我們也有一個個的族群,我以身為這個(聾人)族群的一份子為傲。雖然我聽不見,但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 聾人都可以做。以聾為榮的"榮"這個字的意思,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探討自我認同,也思辯聽力的損失是一種障礙,還是習得另一種文化。節目中更連線到日本和明晴學園的師生,直接面對面,了解辦學理念以及如何為孩子建立穩固的根基,讓他們在面對有障礙的世界、勇敢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SNEWSsig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